【我为群众办实事】信用惩戒显威力 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

  发布时间:2022-02-28 15:54:52



“法官,我知道错了,您快把我的‘失信大头贴’撤下来吧,要不然以后都出不去门了。”近日,被执行人张某联系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执行局主动履行还款义务,如数将执行款转到法院账户,王某与张某的合同纠纷一案顺利执结。

案件聚焦:王某与张某系合同纠纷一案,张某违规驾驶机动车致王某妻子死亡,双方签订赔偿协议,协议约定赔偿145,000元,张某已履行100,000元,剩余45,000元未按期赔偿,王某多次索要赔偿款无果后诉至法院,经本院审理后,判决被告张某应按协议履行义务向原告王某支付剩余赔偿款,王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执行法官多次督促被执行人张某来还款,对其释法明理,讲明不履行法院判决义务的后果,被执行人张某每次都答应“过几天一定来履行”,但都未曾实现。执行法官通过网络查控,发现被执行人张某名下财产仅仅有几十元,远不足以支付该案的执行款。鉴于被执行人消极履行的态度,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并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实施信用惩戒,张某的出行受到了影响。近日,张某想要外出,但因为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无法购买机票,迫于信用惩戒的压力,张某主动联系执行法官,表示愿意还款,并询问如何还款。于是,执行法官当即通过电话沟通的方式,在线指导被执行人张某将全部案款汇入法院“一案一账户”,该案顺利执结。

本案的顺利执结,充分显示了信用惩戒的威力,执行法官在执行过程中往往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在多次督促被执行人无果之后,将依法对其限制高消费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对其实施信用惩戒,情节严重的可以采取罚款、拘留等措施。

责任编辑:薛丽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