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要求,进一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能力作风,五大连池法院于8月10日上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立案庭庭长王彦刚出席座谈,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工商银行、惠丰村镇银行相关负责人员参加会议。
会议通报了四家银行在本院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涉诉情况,并对金融案件中推广实行电子送达制度及扩展小额诉讼程序范围提出建议。针对电子送达,法院建议:一是在立案初始,金融机构即向法院确认电子送达的手机号码或电子邮箱,法院通过手机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送达法律文书及相关材料,可不再邮寄纸质材料;二是金融机构与债务人在借款合同中约定接收电子送达的方式,以提升诉讼送达效率和成功率;三是由于小额诉讼程序具有快立、快审、快结和一审终审的优势,极大提高审判效率,加快银行催收进度,金融机构和债务人可就标的额在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金融借款合同案件约定采用小额诉讼程序。针对上述建议,四家银行均对法院积极推动电子送达及小额诉讼程序表示支持。
推动电子送达及拓展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是有利于法院审判工作及金融机构快速实现债权的双赢举措。下一步,五大连池法院将与辖区各家金融机构签订关于电子送达的合作备忘录,并就小额诉讼程序适用问题向辖区内各家银行发出司法建议,以繁简分流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优化金融案件诉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