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不用开庭,在法院和综治中心的调解下,这事就圆满解决了,账户也解封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在五大连池法院干警的见证下,张某履行完还款义务后,连连向参与调解的工作人员道谢。这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高效化解,正是诉前调解机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生动写照,更是法院与金融机构协同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
账户被冻引僵局?诉前保全筑牢权益防线
张某因生活需要于2023年12月向某银行贷款57000元,贷款到期后,张某未按照约定还款。银行因担心权益受损,向法院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张某的银行账户因此被依法冻结。账户被冻结后,张某的生活和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情绪颇为焦急,而银行也希望能尽快收回借款,双方僵持不下。
联动调解显威力!法院+综治中心合力破局
考虑到纠纷的实际情况,银行在申请诉前保全的同时向综治中心提交了诉前调解申请。综治中心接到申请后,迅速联合法院启动“绿色通道”,由专业调解员和法官组成调解专班。调解过程中,调解员既当“倾听者”,耐心梳理双方诉求;又当“解铃人”,从法律规定和情理角度双向疏导——向张某讲清违约后果,也建议银行灵活处理以实现共赢。法院的法官全程跟进,为调解提供法律支撑,确保协议内容合法合规,又兼顾企业经营实际。
经过多次沟通协调,双方终于达成一致意见:张某承诺在规定期限内偿还部分欠款,剩余款项分期履行;银行则同意在张某履行部分款项后,向法院申请解除对其账户的冻结,并撤回起诉。
双赢结局暖人心!高效解纷实现“案结事了”
在法院干警的现场见证下,张某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了还款义务。银行随后向法院提交了撤诉申请,法院依法解除了对张某银行账户的冻结措施。一场剑拔弩张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在诉前阶段就得到了妥善解决,既维护了银行的合法债权,也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赢,更以实际行动为营商环境“松绑减负”。
五大连池法院将持续擦亮“法院+综治”这一解纷“组合拳”,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机制,打造“快立、快保、快调”的一站式金融解纷平台,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更强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