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镇法庭践枫桥 秋收无忧保丰饶

  发布时间:2025-10-09 14:43:00



金秋时节,五谷飘香,正是秋收生产的关键时期。为切实解决农民在秋收中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龙镇法庭周锁柱、王帅主动下沉司法力量,以“进乡村、进种植现场”的“两进”行动为抓手,联合各村书记召开专题座谈会,创新推行“诉前调解—马上立案—速审快判”三步走工作模式,将司法服务精准送到秋收一线,为粮食丰收、农民增收筑牢法治屏障。

一、靶向发力解纠纷,司法服务“接地气”

龙镇法庭深知秋收时节时间紧、任务重,农民最忌纠纷拖延影响生产。龙镇法庭工作人员主动走出法庭,深入田间地头与种植现场,直观了解农户在秋收中面临的土地流转、粮食收购、农机租赁等高频纠纷痛点;通过与各村书记召开座谈会,提前掌握各村矛盾隐患底数,建立“纠纷台账”分类处置。对能通过调解化解的纠纷,优先启动诉前调解程序,确保案件在最短时间内出结果,最大限度减少纠纷对秋收生产的影响。

二、双重效果显担当,法治民生“同频共振”

(一)社会效果:筑牢秋收“稳定防线”

通过主动靠前的司法服务,龙镇法庭将大量涉农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生产停滞问题,保障了秋收生产有序推进。同时,法庭在服务过程中同步开展法律宣传,让农民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了解自身权利义务,提升了群众的法治意识,营造了乡村邻里和谐、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切实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法治效果:树立乡村“法治标杆”

龙镇法庭以“三步走”模式为涉农纠纷化解提供了清晰、高效的司法路径,既体现了法律的刚性权威,又彰显了司法的温度。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的快速处理,向社会传递了“依法维权、违法必究”的鲜明导向,推动了法治理念在乡村的深度渗透,为乡村振兴中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助力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乡村法治环境。

三、政治高度践初心,彰显司法“为民本色”

龙镇法庭的系列举措,是人民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服务“三农”工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行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秋收工作关乎全年粮食生产目标实现,关乎农民切身利益与社会稳定大局。法庭主动将司法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通过精准、高效的司法服务,为秋收保驾护航,既是履行法定职责,更是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初心使命的政治担当,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司法保障,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法院服务国家战略、守护民生福祉的政治站位。

下一步,五大连池市人民法院龙镇法庭将持续以“枫桥经验”为抓手,把“守护粮仓”的责任扛在肩上,让司法既有守护粮食安全的“力度”,也有贴近农民群众的“温度”,全力为辖区粮食丰收、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司法保障。

责任编辑:衣子昕    

 
 

 

关闭窗口